10月30日下午,公司聯合建鄴區紅十字會專業講師團隊,成功舉辦應急救護專項培訓。本次培訓吸引了公司領導、各部門代表近60人參加,聚焦心肺復蘇(CFR)、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使用及氣道梗阻急救三項關鍵技能,通過系統教學與仿真演練,全面提升員工的應急響應能力。經過嚴格考核,全體參訓員工均順利通過。
培訓伊始,公司安全負責人副總經理龔堅代表公司對建鄴區紅十字會專業團隊表示熱烈歡迎及由衷感謝。他強調,公司始終將員工安全與健康放在首位,高度重視應急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他指出“掌握應急救護技能不僅是提升個人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更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構建安全職場環境的重要舉措。”
應急救護,人人都是生命守護者
本次培訓特邀江蘇省消防協會應急救援專家、原江蘇藍天及南京藍天救援隊首任隊長徐海擔任主講,課程以“黃金4分鐘”救援理念為核心,通過真實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應急場景的環境評估、救援實操的原理要點以及急救的關鍵方法。
統計顯示,我國應急救護技能普及率仍有待提高,讓更多民眾掌握基礎救護技能,能夠顯著提升突發狀況下的生存機會。本次培訓正是為了提升員工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將“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理念融入企業文化。
三項技能,打造完整急救知識鏈
CFR:抓住黃金救援時間
徐老師強調,心肺復蘇是心臟驟停患者最有效的現場干預手段。他詳細講解了如何判斷患者意識、呼叫救援、正確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方法。“胸外按壓深度要達到5–6厘米,頻率維持在每分鐘100–120次,且要保證每次按壓后胸廓完全回彈。”徐老師一邊演示一邊指出常見錯誤。
AED:救命神器其實很簡單
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是心肺復蘇的重要輔助設備。培訓中,講師講解了AED的“四步操作法”:開機—粘貼電極片—分析心律—電擊。“聽它說,跟它做”,徐老師強調AED具有語音提示功能,操作者只需遵循設備指示即可。當AED分析心律時,所有人不得接觸患者,以免干擾分析結果。
氣道梗阻急救:差異化應對不同人群
針對成人、兒童和嬰兒的氣道梗阻,徐海老師演示了差異化的急救方法。對于意識清楚的成人患者,可采用背部叩擊法或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在患者身后,雙手環繞其腰部,一手握拳,拇指側朝向患者腹部,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內上方沖擊)。而針對嬰幼兒,讓幼兒背靠坐在施救者的腿上,用食指和中指快速向后上方擠壓患兒的上腹部。
實操演練,從“知道”到“做到”
本次培訓采用“講解—演示—實操—考核”四階教學模式,在模擬演練環節,參訓員工在講師指導下親自操作心肺復蘇和使用AED。看似簡單的心肺復蘇,實際操作起來其實仍有一定難度,既要保證力度和頻率,還要注意手法正確。但通過反復練習,許多參訓學員逐漸掌握了要領。徐老師及其團隊對每位學員進行手把手指導,及時糾正操作中的誤區,確保每個人都掌握規范流程。
獲得認證,共建安全企業環境
本次培訓,參訓員工展現出極高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在培訓過程中認真思考、操作。在最終考核環節中,全部員工均高分通過,獲得了由中國紅十字總會統一頒發的“CPR+AED救護電子證書”。該證書是員工已熟練掌握應急救護技能的有效憑證,不僅體現了員工個人的急救能力,也為企業整體安全體系建設增添了專業化保障。
培訓結束后進行的回訪顯示,多數參訓學員普遍認為培訓內容實用性強,在有效掌握急救技能的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在緊急情況下施以援手的信心。參訓員工紛紛表示,希望公司今后能持續組織類似的專業培訓。
公司將持續推進并完善安全培訓體系,計劃將急救技能培訓作為一項常態化、制度化的工作定期開展,促使更多員工具備必要的急救能力,共同積極營造“人人會應急,應急為人人”的安全文化環境,助力公司在發展道路上始終行穩致遠。
